上海首个!长宁这家企业通过国家备案认证
近日,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蕞新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长宁企业羚数智能旗下上海羚一人工智能科技的“百工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成为上海首个通过备案的工业垂类大模型。
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新增已备案信息
自2023年大模型技术掀起智能化浪潮以来,全球范围内涌现出大量各领域的大模型与应用产品。为确保这些模型的合规性与专业性,国家网信办于当年启动了生成式大模型备案工作。数据显示,全国仅有300余款模型通过了国家网信办的评定,2024年申报项目的通过率更是不足30%。备案审查不仅要求覆盖31类风险题库、实现95%非法内容拒答率,还需通过多部委协同的“3-4个月长跑”。在如此高门槛下,工业垂类大模型在全国已备案大模型中仅占2%,显得尤为稀缺。
“这就像给工业AI发‘医师资格证’”,羚数智能联合创始人陈忠杰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既要懂技术,又要精通工业‘临床经验’。我们的语料库经过98%合格率的双重校验,就像医生必须掌握精准的解剖知识。”
当通用大模型还在比拼“知识广度”,“百工大模型”已深耕工业“专业深度”。在振华重工的智能车间里,这套系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协调设计、采购、生产全流程,将项目调整效率提升50%,被工程师们称为“永不疲倦的超级助理”。
羚数的“百工大模型”通过深度融合行业专业知识与多模态数据,展现出独特优势。在专业场景适配性上,它聚焦设计研发、制造运营、物资管理等工业核心环节,能够处理如大型装备协同制造中的动态参数调整、船舶专业图纸理解应用等高难度任务,满足通用模型无法应对的深度专业化需求;在输出结果方面,“百工大模型”通过工业机理与多模态融合,有效避免了通用模型因概率性生成导致的“工业幻觉”,保证输出结果的高可信度;在算力资源利用上,采用“工业基座+领域微调” 架构,算力利用率蕞高达97.6%,相比通用模型训练成本降低40%以上,大大减轻了制造企业的应用成本负担,解决了工业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关键难题。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百工大模型”已覆盖40余个专业场景。其与振华重工打造的“ETO制造交付智能体”斩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之星大奖,被中国信通院收录为示范案例。
“以前调参数像大海捞针,现在AI能给出精准建议。”某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透露,“原来需要3天的图纸审核,现在缩短到2小时。”
随着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行动将智能制造列为六大核心领域,羚数智能正加速推进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目前其服务已覆盖振华重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龙头企业,在重型装备、电力设备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我们正在把‘上海经验’转化为行业标准。”企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基于“百工大模型”开发更多“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让更多制造企业能以“地铁票价享受专车服务”,助力上海建设全球AI创新枢纽。
这场工业智能化的“上海速度”,正在重新定义“中国智造”的新内涵。当AI深度融入产业链条,或许不久的将来,每个工厂都会有一个“数字老师傅”在默默护航。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