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孙女讲述“八百壮士”浴血抗战故事
上海苏州河北岸,光复路1号至21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西墙上,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累累弹痕,格外触目。
88年前,这里是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硝烟阵地,谢晋元等“八百壮士”临危受命,与日本侵略者在此进行了长达四昼夜的激烈攻防战,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鼓舞全民族抗战斗志。
谢晋元将军孙女谢骏,来过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很多次,还成为这里的讲解志愿者。“我看纪念馆里的留言簿,海内外观众都说展览很好,把四行仓库这段历史讲得很清楚,让许多观众深刻体悟到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谢晋元将军孙女谢骏,翻阅观众留言簿(邬林桦 摄)
四行仓库,当年由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联合出资兴建,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目前上海保存得非常完好的抗战旧址。
四行仓库西墙,保留当年战斗留下的弹孔
纪念馆内,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战场实物、复原战斗场景的微缩景箱、谢晋元和战士们雕像等等,将那段英勇卓绝的抗战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拍摄的还原四行仓库历史场景的模型
1937年,侵华日军将魔爪伸向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方增援部队源源不断自长江口登陆上海,中方军民死伤惨重。
战事持续两个多月后,上海北部战略要地大场失守,当时的中国军队88师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成了上海中心城区“蕞后的堡垒”。
谢晋元受命,率官兵420余人于10月26日深夜进驻四行仓库,掩护主力撤退,同时尽力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10月27日清晨,日军发现四行仓库内仍有中国守军,立刻发动进攻,遭到四行守军勇猛阻击。悲壮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此打响。
奋死抵抗四昼夜,谢晋元带领四行守军歼敌200多人。为迷惑敌人,他们对外宣称共有800名战士,史称“八百壮士守四行”。
这场战斗,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谢晋元以卓越胆识和机敏指挥,率部在弹丸之地与穷凶极恶的日军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曲抗击侵略的凯歌。”看着展柜中搜集而来的历史照片,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动情讲述。
2015年8月,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正式开馆,包括仓库西墙等建筑主体在内“修旧如故”,近十年来已累计接待人次已逾610万。谢晋元之子谢继民、孙女谢骏等人,相继加入志愿讲解行列。
在纪念馆的入口处,陈列着一封家书——
“巧英吾妻爱鉴: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沪淞参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
这封祖父临战时写给祖母的家书,谢骏默记心间,一边背诵一边泪湿双目。“我祖父意识到,四行仓库也许就是大家埋骨之处。他组织大家在战斗间隙写家书。对年轻的战士们来说,这可能是生平的头部封家书,也是蕞后的遗书……”谢骏说。
纪念馆三楼,整整两面墙上,镌刻着一个个名字,浮动在观众眼前。“这是当年‘八百壮士’的名字,许多从战争中的幸存老兵,这几年也相继‘归队’了。”谢骏说。
四行仓库纪念馆的烈士名录(邬林桦 摄)
马幼炯告诉记者,当时的守军,大都是20岁上下的新兵。“很多人在开拔大上海前,从未经历过如此激烈的战事。”
“八百壮士”之一的杨养正老人,生前曾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接到上面的命令是‘坚守’,而不是‘死守’,但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激战中,年仅21岁的战士陈树生发现敌人在仓库墙根挖洞,准备埋设炸药炸毁墙壁。情势危急,他在自己身上捆满手榴弹、拉响导火索,从五楼窗口纵身跃下,与敌人同归于尽……
“八百壮士”的浴血坚守,让苏州河南岸租界观战的人士为之动容;上海商会组织力量为四行仓库守军送来食品、衣被;仓库内外的对峙进程,通过媒体传向全世界。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投降!”当时流传的这首爱国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这歌声,鼓舞战士们以“八百壮士”为榜样,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决心和信念。
史料记载,从四行仓库撤离后,谢晋元和部队就被租界当局软禁在胶州路的“孤军营”内。当时,上海市民经常前往探望,“每天人来人往,好像信徒们涌向圣地。”高峰时,营内每天要迎来数千人的慰问人群。
然而,从仓库撤离并非谢晋元所愿。率军死守仓库的他,曾给88师师长孙元良写过一封信,表达自己和部下坚决抗战的决心。“他们都是抱着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挽救国家危亡的决心。”谢骏说。
谢骏和父亲谢继民,其实都未见过谢晋元。1935年,谢晋元得知中日必将开战,多次动员妻子回广东蕉岭老家。当时,谢继民还没有出生。1936年3月,谢晋元护送身怀六甲的妻子和谢继民的大哥、大姐、二姐回到蕉岭,待了两周就赶回了上海。1936年10月,谢继民在老家出生,名字是按照谢晋元的嘱咐起的,意为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
“虽然我父亲没见过爷爷,但他一直很想把当年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谢骏告诉记者,父亲用十多年的时间,搜集大量头部手材料,并参阅其他资料,写就《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记》一书。
看了父亲写的书,谢骏才得知,四行仓库保卫战时,爷爷谢晋元和杨瑞符营长两人每天早晚都会从一楼到顶楼巡视一圈,每个岗位逐个看。“爷爷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根据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做了周密的布置,还利用仓库内的粮食把一楼门窗堵死,二三层的窗口堵一半,派人日夜坚守。”
谢骏对爷爷很是钦佩。“他从小读书就好,文化、体育都很好,后来考进了广东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当时,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分别培养“文状元”和“武状元”,谢晋元后来转到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学员,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正如电影《八佰》所展现的,当时,很多士兵的军事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并不知道怎么作战,谢晋元只好一个个去教他们怎么打机***、怎么投弹。他曾在日记里写道:“机***手、投弹手、班长、排长、连长都是我。”
“很多人跟我说,你爷爷很伟大,我认为爷爷尽到了中国军人的职责。”谢骏经常带“八百壮士”的后代来四行仓库,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和普通观众,讲述先辈为抗战作出的贡献。“我希望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当下,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