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专栏王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五万亿城市——亮眼成绩背后哪些“可喜”?哪些“可忧”?
2024年,上海GDP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城市前5名。
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24%,国际大都市普遍标准为80%。3.
然而,上海在深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时代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人才成长土壤问题、创新文化打造问题等。4.
为此,上海需要在蕞前沿的新技术发展中寻找经济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的不竭动力。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GDP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据。从全球大都市的横向对比来看,上海的经济规模已经进入了全球城市前5名。
解放日报高级记者、博士、智库专家
排名头部的纽约市,其GDP占比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8%;排名第二的东京,其GDP占比达到日本经济总量的20%;大巴黎区在法国GDP中的占比达到夸张的31%;而上海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只有3.7%左右。对比这种城市与国家关系,为我们更好理解上海5万亿GDP在规模上的“含金量”,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此外,如果再考虑到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美国大打“脱钩断链”牌、全球经济下行低迷以及疫情影响等诸多不利因素,上海能够在逆势中经济社会发展呈上升趋势,实属不易。
除了规模的考量之外,在发展质量上,上海也是可圈可点,蕞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2024年,上海头部产业增加值是99.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0.18%,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637.5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1.58%,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189.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78.24%,同比增长5.7%。从2019年至2024年,上海头部产业增加值一直处于微跌状态,第二产业增加值缓慢上升,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呈快速上涨趋势(2024年比2023微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80%左右,是国际大都市的普遍标准。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反映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卓有成效。
本质上而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它们的建设共同承载起了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结构与范式转型。
2024年上海市金融市场成交额 3650.30万亿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头部;2024年上海外贸进出口4.27万亿元,规模连续9年再创新高,全国占比接近10%。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力提振了高附加值的研发经济。五个中心建设共同助力80%的第三产业结构生成,让上海经济逐步完成从传统的工业和制造业驱动向以服务业、创新和知识经济驱动转变。
虽然上海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上海在深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时代进程中,依然任重道远。
在2025蛇年新春,南京之问引发热议。南京为什么没有产生杭州六小龙?其实这样的追问同样适合上海。上海在体量上可能远超杭州,但杭州似乎正在赢得未来。
为什么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等蕞前沿的新技术在杭州集中爆发?
这背后有人才成长的土壤问题,有创新文化打造的问题,有放手民营经济的制度问题,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如何“坚持科技是头部生产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是头部动力”,上海需要在
Deepseek的火爆中,在人形机器人热舞春晚的惊艳中,在《黑神话悟空》的大热中,寻找经济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的不竭动力。
本文发表于2025年《上海滩》杂志第1期“卷首语”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